“每一个时代都热衷于一种悲哀,因为每一个时代都能领悟到另一种命运。”——梅特林克
《孔雀》是顾长卫执导的第一部文艺片作品,这部片子用缓慢的节奏和大量的沉默来叙说了一种无言的绝望。将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代的悲伤和压抑浓缩在这个河南安阳小城市的五口之家上,更是用姐弟三人的整个命运来轻描淡写那个时代的整个残酷青春。
电影采用三位主人公不同视角来分段叙事,分别讲了姐姐、大哥和弟弟的不同回忆,然后将整个故事铺满填平。
三段回忆的视角都是从一个起点伊始,也就是唯一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相同的一家五口坐在走廊上吃饭的镜头。
但同样的起点通向的却是不同的结局,但每个人不同的回忆中都蒙上了一层如秋叶坠落般的怅然和无奈,所反映的也是那个时代笼罩的无法言说的悲伤,以及面对现实挣扎多次而后只得咳声叹气、麻木顺从的命运。
电影《孔雀》中的五口之家
“心比天高”的姐姐
首先讲述的是姐姐的故事,张静初饰演的姐姐脸上充满着不羁、傲气,眼神里充满著对自己命运把握的欲望。
作为二姐的高卫红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走廊上拉着手风琴,后面灶台上已经烧开的热水在后面蠢蠢欲动,可姐姐仍旧拉着琴,到最后也只是一个姐姐漠然回头看水壶的场景。姐姐并没有去管。
她漠视的是她作为姐姐必须去工作补贴家里的命运,漠视的是她母亲为她去安排幼儿园里看孩子的工作、去让她一直洗瓶子的工作命运。
可她觉得不对劲,但她又无法说出这是什么。那是那个时代的所有的人隐藏在心里的不能说也不能实现的秘密。是对于自己的梦想的思考,对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无法遏制的欲望。
张静初饰演的高卫红
后来姐姐看见了在麦田上坠落的伞兵,恍惚间她看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当一个帅气潇洒的男伞兵掉到她眼前,姐姐坠入了爱河。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还去报名了伞兵。她甚至寄希望于那个男伞兵可以帮她实现梦想。可这只是她的自作多情,现实是那名让她爱了一辈子的伞兵后来在街上遇到甚至不记得她,而她也没能当成伞兵。
姐姐这个形象是疯狂极尽执拗的理想主义者。当她用一袭蓝布做成降落伞系在自行车后,她畅快地在街上呼喊嚎叫时,她活在自己的梦里,那份快乐让她忘却了自己落选的事实。她只感到幸福。
那是姐姐为数不多的在影片里放声嚎叫,悲伤抑郁难过绝望她统统没有的时候,在那一刻,她幸福地畅快地呼喊着自己的梦。
高卫红
在观影过程中,虽然人物对话少得可怜但无不透漏出一种怪异和压抑。在影片的高家中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偏爱,高家父母由于大儿子从小得了脑病对他的偏爱已经严重疏忽了姐姐和弟弟。
自小的疏忽让姐姐为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做出了一系列常人看起来反常的举动。“装可怜”去认干爹,享受来自于别人的父爱;为了拿回自制的降落伞不惜在男人面前脱裤子,暗示用身体交换。
后来为了摆脱那个家庭和永远看不到洗瓶子命运的尽头不惜随便嫁了个男人,虽然最后又离了婚,回到了那个家。这一切都显示着姐姐永远竭尽全力脱离那个时代的禁锢,那个家庭对她的束缚,但她从来没有逃离出去。
姐姐那种理想主义的坚强与孤傲是动人的,是令人不忍的。《孔雀》亲手将这份理想主义撕碎将其幻灭。就如导演顾长卫所说:“重生就一定意味着要先幻灭。”幻灭之后将其用这部艺术来呈现在观众眼前,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撼动着我们的心灵。
高卫红
即使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那种酸涩、疯狂和寂寞青春都是我们有过的,梦想我们都有,梦想幻灭更是我们所熟悉的,导演用那个时代的残酷来震撼着我们现在面对现实不战而败的心。
好的艺术创作永远是不分时间年代的,梦想与现实的碰撞是这个时代也尤为突出的问题。
而当姐姐在多年后碰到那个让她一心钦慕的男伞兵时,男伞兵的一句“不记得”彻底击碎了姐姐,她和弟弟在挑拣西红柿,姐姐背过身去,哑着嗓子痛苦不已。她的梦碎了,她醒了。
现实的残酷只能让全身赤裸裸的她逃走。她逃离了她的梦。那个男人会永远爱着她的梦。“梦想是不会逃走的,逃走的总是自己。”
姐姐终究是认了,后又随便找了个云南男人结婚。当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这次的偶遇彻底浇灭了姐姐眼底还残存的热情。姐姐的青春,结束了。
高卫红
大智若愚的哥哥
第二段故事讲述的是高家备受偏爱的大儿子。大哥的困境是由于年轻时得的脑病身体变得异常肥胖、智力和反应力都变得比正常人要低很多。
他生活不能自理,照顾他是全家人的责任。感情上有需求,但又没办法得到满足。工作更是连番换了好几次,有一次在冻肉厂由于自己疏忽差点害死一个人。
就是这样备受偏爱的大哥又累累给家里添麻烦。在电影中有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片段,是弟弟企图在哥哥喝的水里放老鼠药企图直接毒死哥哥。这一段将人性的黑暗,和家庭四人对于哥态度的矛盾直接将电影推向高潮。
姐姐看见后直接将水倒在地上,在窗外发现这一幕的父亲转身默默走开。而母亲在第二天,则是选择将昨天的事情重演。毒死了大哥最爱的大鹅,全家人就在震慑下看着那只大鹅挣扎直到奄奄一息。
电影《孔雀》中的大儿子高卫国
姐弟两人自然知道母亲这样做的缘故,只留得傻傻的大哥一人心中暗自伤心死掉的大鹅。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但却将电影整个深度推向了一个至高的层次。
大哥因为智力低下,常常被欺负。自己的工钱却被别人扣下换成香烟,自己还在那里沾沾自喜。智障的身份挫败了他作为少年的自尊与虚荣,甚至面对自己的喜欢的女人,他也只能去站在一旁看她随意嘲笑自己。
在这三人中,他是从来没想反抗过的一个人。可以说他从未有过理想,因为残障的脑袋使得他根本没办法做出高于生活的打算。他欣然接受了那个跛脚的与之门当户对的妻子,两人支起摊子做点小买卖。生活得竟是三人中最好的。
高卫国
其实仔细看电影里的细节,就能发现大哥是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多年后之前欺负他的人来借钱,他从床底下找出那些人拿去他工资给他的烟,整整一箱。他就这样把这一箱子烟给了那个借钱的人,让他换去卖钱。
这样的想法不可能是一个愚蠢的人能够想出来的,大哥代表的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反面。尽管理想主义者瞧不起他们,但是往往就是这种在困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办法的愚昧市民,能够成为困境中的幸运的人。
他可能没有那种梦想,但是是踏实的。是那种一步一步走出自己圆满人生的人,这或许是导演对于生存在这种困境的人的一种解答。往往最朴实的道理中蕴含着无穷的人生智慧。哥哥这一形象将平凡本身的意义升华,闪耀着朴实动人的光芒也正是平凡带来的力量。
高卫国
放弃抵抗的弟弟
最后一段故事就是跟姐姐相似的弟弟了,弟弟跟姐姐一样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与姐姐稍显不同的是,弟弟并没有透漏出有何确切的梦。他更像他说得像一个沉默的影子。
可以说弟弟在里面是最受压抑的。看起来又清纯又阴郁,从他想把哥哥毒死就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扭曲了。性懵懂的弟弟画了女性裸体被父亲发现后,被认为是“变态”的他就被父亲二话不说地休了学。
弟弟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看着并不好笑的情节放声大笑,隐忍住了他心中的嚎叫。无论是艺术亦或弟弟心中对于性的懵懂,都是那个时代不能允许也是不能接受的。
父亲扮演了那个时代被压抑的一面,面对儿子的画他只会觉得他儿子是个“变态”,而不是正常的。这其实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病,那个不能言说的秘密。
电影《孔雀》中的高卫强与父亲
弟弟离家出走后带着个有孩子的女人回来,自己也并不想工作,指望着女人来养自己。或许当他被休学的那一天,他心中的理想就已经烧尽了。
电影的最后终于出现了孔雀的身影。三人携着丈夫妻子先后来观看笼子里孔雀,却都未看到孔雀开屏。但等他们走后,无人观赏的孔雀却开了屏。
人生就像一个巨大的笼子,我们都过着具有观赏性的一生。笼子里的孔雀或许是三姐妹但又何尝不是我们呢?我们也都曾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像孔雀开屏绽放一次,但我们也是常常挫败,过不好这一生。最终又成为了站在笼子外面的人。
高卫强
在我们不断躺平不断认输时,下一代人又经历着下一代。我们不断地往前走,有人赶上孔雀开屏,有人未赶上。我们不停走啊走,走在理想前面抑或是理想后面。
困住我们的或许不是时代、不是小县城,也不是各种困境,可能是我们先逃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