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就是皇城根下的俗人,他出生于大跃进刚刚开始的1958年。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谁也躲避不了。从冯小刚记事开始,家里就过着“耗子去了都会含着眼泪走”的清贫日子。
这还不算,就在冯小刚六岁的时候,父母因为感情不合而分道扬镳,冯小刚和姐姐跟了母亲艰难生活。在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里,童年的伙伴们都看不起这个大脑袋、细麻杆的丑娃娃,时不时就找机会收拾他。
倔强的冯小刚干脆就闭门不出,整天躲在家里看书、画画,多年下来,竟然也小有成就。高中毕业后,冯小刚考上了北京军区文工团。童年的美术功底帮助了他,让他成为了舞台的舞美设计。而他离开部队后,参与的第一部电影《生死树》竟然也是美术助理。其后参与的《便衣警察》、《好男好女》也多跟美工有关。
看来,有时候,由苦难而激发的才能和斗志,反而会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阶梯和生活的本钱。冯小刚是从编剧走向导演之路的。他写的《编辑部的故事》更是开创了室内喜剧的先河。至今,像“翻身是让你自个儿站起来,不是骑到人家身上”这些经典台词我仍然能叨叨几句。
那时候,葛优还没有成名,张国立还在四处跑龙套,于谦还不认识天津郭德纲。如今,葛优已经成为了冯小刚的“御用”演员,张国立已经成为了国内著名的导演和演员,于谦也已经成为了德云社的“相声皇后”。
二十多年前,他们有谁能想到今天的成就。
影响更大的是,像《编辑部的故事》这种低成本室内喜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国内绝大数家庭的屏幕,像《家有儿女》、《闲人马大姐》、《炊事班的故事》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冯小刚这个在平民百姓中长大的苦孩子,凭借着深厚的平民生活经验,混同于一般老百姓的审美趣味,随后拍摄了一大批反映底层人民群众生活的电视和电影。比如《北京人在纽约》、《一地鸡毛》、《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即使他涉及的战争题材(如《集结号》)、灾难题材(如《唐山大地震》)、历史题材(如《一九四二》)也没有脱离普通人的视角,依然诉说着“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悲欢。
人民的文艺就是一种俗文化。俗文化不仅仅是骂大街,还有芸芸众生的追求和梦想。当年高喊“喝咖啡就是高雅”的周立波现在躲在美国不敢回来,那个“吃大蒜”的俗人郭德纲相声连锁店遍地开放;早在明朝就被称为“官腔”,举人们边听边查词典的的昆曲到了清朝末年竟然干不过天桥底下的“靡靡之音”。
人民群众才是人民文艺生存的土壤。
就连冯小刚自己也说:我就是生活在北京城里的一个俗人。老百姓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我不用想心里就有数。
可惜的是,冯小刚最后还是背叛了自己的初心,走向了一条“高雅"的不归路。
今天,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北辙南辕》走来了!
不知道,现实的大耳光子能不能惊醒“误入歧途”的冯小刚。
冯小刚,归来吧!小人物的生活才是你镜头下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