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任素汐主演的电影我都要去看,因为她的名字代表着高质量高票房,她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部不赚钱的。
比如16年《驴得水》,剧情精彩,成本不到2000万,票房1.72亿。
17年《提着心,吊着胆》,耗资200万,票房1368万。
18年《无名之辈》,成本3000万,票房7.94亿。
19年出演《半个喜剧》,成本1000万,票房1.87亿。
同年参演《我和我的祖国》 《相遇》,耗资1.2亿,票房28.59亿。投资者赚了很多钱,任素汐凭借精湛的演技被称为“票房女王”。
最近,她的新片《通往春天的列车》上映了。
但反响平平。豆瓣只有6.3分,刚刚通过考试,一周票房不到300万。可以说街霸是非常厉害的。
这部获得第2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提名的电影,到底不足在哪里?
1
《通往春天的列车》是小成本制作的,故事很简单。这个人,大川,是齐齐哈尔一家工厂的工人,因为工厂的效率不好,他解雇了大川。幸运的是,大川可以得到4万元的赔偿。
一天晚上,大川去工厂拿他不小心落下的手机,正好看到两个小偷在偷东西。
但由于疏忽,大川被两名保安抓为小偷,因为大川被工厂开除,而且没有担保金。
大川妻子苏芳(任素汐)没有工作,在家怀孕。大川失业后,这个家庭切断了经济来源,这让一点也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
大川开始了艰难的赚钱之路,去各种餐馆找临时工作,拿着鱼竿去钓鱼,用钓到的鱼去菜市场买肉。
后来他打扮成残疾人,买了一辆小三轮车招揽顾客。
在招揽顾客时,大川意外地在废品站找到了他工厂的零件。他猜想小偷一定是把偷来的零件卖了。
于是他蹲在废品收购站,发现这两个小偷和工厂的保安勾结在一起,把他们分开了。看来他是别人的替罪羊!
后来,大川抓住了小偷,但小偷用砖头把大川撞倒,在逃跑时被车撞死了。
最终没有得到赔偿,在找不到工作谋生,他只好上火车南下寻找机会。
通往春天的列车,寓意就是大川坐车南下时,春天马上要来到了,他也在努力寻找人生的春天,可这春天真的会来到吗?影片中没有再给出答案了。
这部电影是以工厂改革为基础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经济发展很好。
但后来,由于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等原因,出现了机械厂、纺织厂等。分别从历史舞台上退休,而工人也迎来了“下岗”的热潮。
背景选取可以说很有特色,能感知到导演想用底层小人物的经历映射出东北社会的现状:工厂萧条,工人失业,年轻人找不到好的工作机会,人才外流……
但是整部电影没有太多的冲突和起伏,包括剧中没有配乐。剧情给人一种很单调的感觉。在电影院看了好几次,因为剧情不够抓人,我默默的打了手机.
电影中基本上都是大川生活的琐碎日常,从被当做贼抓后,他就变得特别
丧,干什么都不顺利,但想要用这种“丧”来反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整个大环境的不良风气,明显还不够说服人。
而且电影中有很多剧情很不符合逻辑,看得人很着急,大川去抓贼,明明看到对方和保安串通一气了,为什么不拿起手机拍下过程、作为证据?
后来好不容易拍到贼的作案经过了,可为什么不去报警呢?非要自己去抓贼,这可是法治社会啊!
大川没有报警,所以才被贼打了,然后工厂也不承认是大川抓的贼,赔偿金还是没有给他。
导演用这种不符合逻辑的做事风格,来衬托大川的惨,只会让人觉得大川很蠢,看得一头雾水,很难引起共鸣。
整个电影选取的题材是好的,刻画出东北底层小人物的真实生活,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凋敝。
可整个故事是不够精彩的,甚至有些逻辑不通,在99分钟里,让观众看到的更多是人物琐碎的生活、平淡的对话,根本没有过多情绪的起伏,仿佛喝了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
2
作为一个在东北生活了三年的人,看到男主角大川,我很是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东北人?
整个片子既然是以东北城市为背景,那么人物的性格就一定要鲜明、有个性,除了大川操着的一口东北话,在其他方面,很难让人感觉到这是东北人。
东北人最突出的性格:豪爽、直言直语、幽默乐观、爱唠嗑,甚至有的时候还有些“暴脾气”,能动手就别吵吵。
而男主角大川呢,性格非常“肉”,而且很“闷”。
自己被认作贼,没有反抗没有报警,到了厂长家说不出话,还得让自己的媳妇出面。
被开除后,他也没表现出过多的苦闷,给人一种性格很软、逆来顺受的感觉。
在工厂受欺负、赚不到钱、买不起给去世父母的祭品、被老丈人看不起……无论遇到什么事,男主大川总是那一副淡然无奈的状态,表演没什么亮点,连一个突出的情绪爆发的画面都没看到。
反而是大川的好兄弟大同,更给人一种地道东北男人的感觉,尤其是在抓贼时,那股痛快劲儿,让人印象很深刻。
男主角大川感觉不到他情绪的波动、他内心的痛苦无奈,用这种性格本身的丧气来表达人物命运的丧,未免手段太稚嫩了些。
一个血气方刚、充满乐观的人,有激情有向往,结果生活处处碰壁,郁郁不得志,这样有血有肉的角色,不更吸引人吗?
接下来再说说女主角任素汐,说实话,这次任素汐让人有点失望了。
她饰演大川的老婆苏芳,怀孕在家,没有工作,虽然大川失了业,但是她还是愿意支持、理解大川。
但苏芳,整个人物也是没什么太大的特点和起伏,比当年《驴得水》中的张一曼差远了。
人物的性格也局限了任素汐的演技,影片中也没看到任素汐个人演技的太多亮点之处,比较记忆深刻的就是结局,任素汐双手握着信封、气到发抖的场景,其他没有什么太出彩之处了。
同样是描写东北重工业城市、工人下岗的影片《钢的琴》,从人物性格塑造、情节设计、包括演员的演技,要比《通往春天的列车》好太多。
所以,同样的题材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钢的琴》豆瓣评分8.4,《通往春天的列车》6、3。
说到底,一个好的剧本才是优秀电影的支撑,否则,请来多厉害的演员,也终究是无法弥补故事的缺陷。
3
当然,影片中也有一些让人颇有感触的情节,映射现实,很有荒诞感。
比如苏芳的爸爸曾经是某个单位的一把手,当时退休后,下属们就不再听他话了,想找他们办个事也是非常费劲。
苏芳的弟弟是个“啃老族”,好吃懒做。自己赚不到什么钱,成天想着一夜暴富,偷走了父母的血汗钱去炒股,结果赔得血本无归,给父亲直接气到住院。
大川的厂长面对大川被冤枉,根本不为所动,即便最后抓到了贼,还是以“这贼不是大川抓到的”为借口,就是不给大川补偿金。
那两个小偷,也有自己的无奈之处,其中一个当了爸爸,早就想金盆洗手不干了,在被大川抓到时,哭得非常伤心,他不想坐牢,不想让孩子受到自己的影响,他想做个好爸爸。
这些底层小人物,他们的经历如此真实,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朋友一样。
最后,有必要再去了解一下《通往春天的列车》的创作背景。
导演李骥是土生土长的齐齐哈尔人,他亲眼见证了东北经济的没落。
他出生时,齐齐哈尔还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可现在,已经变成四线城市,人才外流,经济发展缓慢。
家人都希望年轻人找个体制内的工作,公务员、老师或者国企,但年轻人基本都不愿意呆在东北,都走去外面发展。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在一些大城市,东北人是尤其的多。
李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拍摄的这部电影,包括电影的故事,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他从一个初中同学口中得知有一个小偷被抓判刑的经历,然后进行了改编,拍摄成电影。
大川最后抓到了小偷,就隐喻着人们都找到了东北发展缓慢的症结,但是却无能无力,无法解决,就像大川最后也没有要到钱。
这部电影由于资金有限,拍摄时间只有短短的19天,拍摄时都是在东北最寒冷的三九天,最晚的时候要拍摄到凌晨三点多,实属不易。
电影在去年拿到了第2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的提名,虽然电影有很多不足,但对于一个新导演的处女作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任素汐作为一个颇有名气的女演员,愿意去出演这样一本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尽全力支持新导演,也颇为让人感动。
东北发展之路还需要走很长,中国电影之路同样如此。
就像结尾中大川坐上通往春天的列车一样,我们至少要满怀期待、心有向往,才可能有一天真正看到复苏和生机勃勃。
「我是德濂美,多平台情感作者,欢迎关注@德濂美,去了解有趣有料的人物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文章,抄袭必究!」